最新播报
当前位置:首页

二级页面左侧小广告招商
推荐新闻

    节日效应弱化 稻米有下行压力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19日 来源:中华粮网 点击次数:187次

    元旦过后,稻米市场进入传统消费旺季,但是受政策调整预期加强、供需形势持续宽松、需求增长有限等因素制约,节日消费对稻米市场的提振作用逐渐弱化。随着政策收购截止期临近,中晚稻收购进度加快,收购总量再创新高,库存累计持续增加,后期库存消化难度加大,稻米市场下行压力增加。

    收购进度前慢后快 总量再创新高

    2017年中晚稻收购启动时间较往年偏晚,收购进度前慢后快。据国家粮食局发布的5日收购进度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1月10日,湖北、安徽等14个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3098万吨,同比增加407万吨,增幅15.12%。其中5日收购量最高达到284万吨,目前回落至44万吨。中晚籼稻收购截止期为2018年1月末,目前收购活动接近尾声,农户手中余粮下降较快,市场有效粮源偏少,米企贸易商等市场主体收购谨慎,市场基本处于有价无量状态。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粳稻4167万吨,同比增加213万吨,增幅5.39%。其中5日收购量最高达到375万吨,目前回落至157万吨。受元旦节日影响短期粳稻收购量略有下降,但是距离粳稻收购截止期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预计后期收购量将持续增加,中晚稻总收购量或将再创新高,超过去年7061万吨的水平。

    分省看:安徽省截止到1月15日累计收购中晚稻827万吨,同比增加37万吨,增幅4.68%,其中收购中晚籼稻637万吨,粳稻190万吨。其中托市收购量占收购总量的比重约为三分之一,托市收购量较上年大幅下降,其他市场主体收购量较上年增加。收购主要集中在滁州、合肥、安庆、淮南等主产区。

    湖南省截止到2017年12月末累计收购稻谷817万吨,同比减少64万吨,减幅7.26%,其中收购早籼稻273万吨,中晚籼稻534万吨,中晚籼稻托市收购量占比约十分之一。

    湖北省截止到1月11日中晚籼稻收购量持续走低,省内大部分地区托市收购均已接近尾声,再加上雨雪天气影响,中晚籼稻出米率偏低,米企收购意愿大幅下降。据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17年12月25日湖北全省收购新季中晚籼稻744万吨,同比减少91万吨,减幅10.90%。

    黑龙江省截止到1月10日粳稻托市量持续增加,收购进度不断加快,圆粒稻购销保持活跃,市场余粮趋减,据了解,鹤岗、佳木斯、虎林、建三江及其周边地区,基层圆粒水稻逐步见底,部分收储库点收储完毕已停收,少数有余粮的基层农户持粮挺价意识较强,圆粒稻价格基本保持在最低收购价附近。

    供需持续宽松 稻弱米更弱行情凸显

    稻米市场供需持续宽松,普通中晚稻价格受托市提振作用逐渐减弱,整体保持稳中偏弱走势,优质稻价格相对坚挺。据中华粮网监测,截止到1月16日,黑龙江省普通圆粒粳稻收购价2900-3000元/吨,较上周持平;长粒粳稻收购价3060-3360元/吨,较上周涨60元/吨。吉林省水稻价格体现为超级稻强普稻弱的格局。出米率66%水分14.5%超级稻价格约3120-3180元/吨,较上周持平;出米率67%水分14.5%普通稻价格约2950-3000元/吨,较上周跌10元/吨。安徽省普通三等晚籼稻收购价2640-2700元/吨,较上周跌20元/吨;粳稻收购价2940元/吨,较上周持平。湖北省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2700元/吨,较上周跌20元/吨;优质晚籼稻收购价3000元/吨,较上周持平;湖南省普通晚籼稻收购价2710元/吨,较上周跌5元/吨;优质晚籼稻收购价2910元/吨,较上周涨30元/吨。

    往年元旦前后为大米市场传统消费旺季,但是今年市场诸多利空因素叠加,使得市场走势旺季不旺,大米价格维持稳中偏弱走势,优质米市场需求偏好,价格稳中上涨。据中华粮网监测,截止到1月16日,吉林省大米市场继续呈现弱势,加工利润普降导致部分米企停产。超级稻小粒米出厂价4360-4500元/吨,较上周持平;普通圆粒米出厂价4150-4200元/吨,较上周跌10元/吨。黑龙江省长粒粳米出厂价4660-4900元/吨,稻花香出厂价11800元/吨,普通圆粒粳米出厂价4160-4300元/吨,均较上周持平。湖南省黄花占批发价4820-4850元/吨,较上周涨30元/吨;普通晚籼米批发价4200元/吨,较上周跌10元/。安徽省普通晚籼米批发价4300元/吨,较上周跌20元/吨;普通粳米批发价4400元/吨,较上周持平。湖北省国标一级晚籼米批发价4240元/吨,较上周跌20元/吨;优质晚籼米批发价4840元/吨,较上周涨40元/吨;国标一级粳米批发价4640元/吨,较上周持平。

    临储拍卖流拍率提升 去库存效果偏弱

    受稻谷市场整体供需宽松及进口大米持续增加的影响,市场对临储早籼稻需求偏低,参与拍卖热情下降,导致临储拍卖流拍率提升。自2017年10月份早籼稻拍卖重启以来,截止到2018年1月10日,拍卖共计进行27次,累计投放1200万吨,实际成交108万吨,成交率9%。分年份看,2013年产早籼稻由于拍卖底价偏低,更受市场青睐,累计投放509万吨,实际成交102万吨,成交率20%,成交均价2004-2074元/吨;2014-2016年产早籼稻拍卖底价相对较高,市场竞争力弱,累计投放691万吨,实际成交仅6万吨,成交率0.9%,成交均价2710元/吨,且从2017年12月20日以来已经连续4次流拍,政策性早籼稻去库存效果偏弱,拍卖底价的高低已经成为影响成交率的首因。1月8日国家粮油交易中心发布公告下调部分政策性小麦销售底价,这给市场释放出强烈的信号,彰显出国家加大政策性粮食拍卖消化力度,调降粮食库存的决心,预计后期政策性稻谷销售底价也有一定的下调空间。中晚稻收购于2月底即将结束,届时政策性中晚稻拍卖或将再度重启,拍卖底价下调,新陈粮价格逐渐接轨,有助于将市场需求逐步转移到政策性稻谷拍卖上来,加强稻谷市场供给侧改革,逐步缓解高库存压力。

    进出口双向增长 双面效应凸显

    2017年大米进出口出现双向增长趋势。从进口来看,受国内外高额价差持续存在影响,低价进口米在国内市场价格优势明显,对国产大米的冲击逐渐常态化,整体弊大于利。据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11月份进口大米31.04万吨,1-11月累计进口356.69万吨,已经超过2016年全年进口总量,且为2000年以来的最高量。前11个月大米进口金额高达16.13亿美元,平均进口成本452.13美元/吨,折合人民币2986元,进口来源国主要为越南、泰国、巴基斯坦和柬埔寨等周边东南亚大米主产国。近几年大米进口量屡创新高,但是仍在进口配额管控范围内,再加上国家不断加大大米走私管控力度,国产大米价格重心持续下移,国内外大米价差持续收窄,预计2018年大米进口量将保持高位稳定。

    从出口来看,2017年我国通过低价竞争策略新开发出非洲市场,通过出口消化一部分库存大米,作为降低大米库存的一种有效措施,整体利多国内大米市场。据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11月份出口大米14.90万吨,1-11月累计出口112.77万吨,同比增幅高达215%。出口量创近10年来的新高。前11个月大米出口金额高达5.45亿美元,平均出口成本483.22美元/吨,折合人民币3191元,出口国家主要为科特迪瓦、韩国、塞内加尔、莫桑比克和利比里亚等国。在粮食市场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预计降低库存、加大大米出口仍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策略,预计2018年大米出口量将持续高位水平。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有关行政法规、国务院文件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规定的决定》,开始允许外资在自贸区进行稻谷、小麦和玉米的收购批发活动,这意味着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粮食价格持续下行,国家放开对外商的限制,意图通过增加市场需求来调控价格,逐步减轻政策调控的压力,这对稻谷市场来说也是一大利好。

    当前我国稻谷市场产大于需,且社会企业库存量相当于全年国内消费量,在主粮品种中去库存压力最大。2017年稻谷产量出现恢复性增长,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0856万吨。在供需形势持续宽松,最低收购价预期大幅下调的政策导向下,预计2018年稻谷价格总体向下运行将是大概率事件,政策性收购和拍卖依然对稻谷市场起着导向性作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公司荣誉 | 下载中心 | 互动专区 | 投诉建议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部分图片和资讯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西新柳邕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25,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桂ICP备150079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