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播报
当前位置:首页

二级页面左侧小广告招商
推荐新闻

    甘蔗两头都不甜 谁来拯救甜蜜事业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16日 来源:中国证券报 点击次数:1212次

    俗话说,一根甘蔗没有两头甜。

    “不过,现在我们这里的情况却是这样:甘蔗两头都不甜。”广西凤糖罗城制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吴龙坤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与俗语中所说的甘蔗植物本身情况不同,吴龙坤口中的“两头”是指糖料产业链前端的蔗农和糖厂。近年来,由于受糖价不断下滑,以及人工成本、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影响,蔗农种植收益不断缩水。同时,糖厂也因糖价持续低迷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为保障糖价下跌阶段蔗农的种植积极性,除采取甘蔗最低收购托底价指导外,主产区当地政府、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也都在积极探索稳定蔗农收入的新途径,以期实现蔗糖产业的长远发展,进而助力服务“三农”。

    投入成本高涨 蔗农收益缩水

    11月初,中国证券报记者跟随郑商所组织的调研团队,从广西柳州驱车去往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简称“罗城县”)的路上,放眼望去,一山靠一山,一坡挨一坡,一片连一片,到处都是甘蔗。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当地就要启动甘蔗压榨工作。由于临近成熟期,蔗茎上的白粉已变得稀薄,颜色也变成了深灰。

    尽管目前处于甘蔗的增产周期,且临近收获季节,但从蔗农冯水亮的言谈中似乎中并未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家住罗城县小长安镇民族村上族屯的冯水亮,今年经营52亩甘蔗地,这部分收益也是全家5口人的全部收入。

    “去年一共种了44亩地,收了270多吨甘蔗,一吨卖价是530块,总收入14万多。”冯水亮介绍称,本来想着去年种甘蔗的收益比种柑橘稳定一些,于是今年就多扩种了8亩地。

    让冯水亮意想不到的是,今年以来糖价一路走低。就以国内期货盘面价格来看,截至11月9日,郑糖期货主力连续合约收报5055元/吨,较2017年最高价7025元/吨累计下跌近2000元/吨,今年以来累计跌幅接近15%。

    按照当地政策要求,当糖价长期维持低迷状态,就会对蔗农采取最低收购托底价保护。据悉,目前当地托底收购价为500元/吨。

    “现在一亩地大概能产出6吨甘蔗,按照500元/吨计算,差不多能有3000元收入。”冯水亮说,不过,近几年由于地租、化肥、农药、人工成本价格上涨,种植收益显著下滑。

    冯水亮给中国证券报记者算了一笔种植成本账:以一亩甘蔗一年的费用为例,地租方面,近几年地租价格水涨船高,从200元涨到了500元;蔗种方面,大概需要0.8吨甘蔗,按照500元/吨计算,大概费用为400元,由于我国主要以三年期宿根蔗种植为主,因此,平均下来,每年每亩蔗种费用约为133元;化肥方面,一次大概需要250-300元,一年要施肥两次,共需500-600元;培土方面,大概费用为100元,这部分费用不固定,要看当年土地情况而定;除草方面,一亩地大概需要35元;人工收割方面,大概需要750元,合计费用为2018元-2118元。按照一亩地年收入3000元来算,辛苦忙碌一年下来,收益尚不足千元。

    “如果遇到甘蔗大面积倒伏,收割工人还会要求加收收割费。”冯水亮补充说,种植成本中还要支付农膜费用。

    原料缺售价低 糖厂遭受双重煎熬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的糖价能卖到6500-6700元/吨,但现在只能卖到5200-5300元/吨,前一段时间一度跌到5070元/吨。按照5300元/吨成本核算,每卖一吨糖我们就会亏损一笔钱。”吴龙坤说道。

    不仅糖价销售端不盈利,甘蔗收购成本端也同样处于亏损状态。“虽然蔗农收入方面有最低收购价保护,但由于近年来种植成本上浮,蔗农收益情况也不容乐观,也导致蔗农种植积极性出现断崖式下降。”吴龙坤表示,公司原本的日榨产能在8000吨,现在由于收不上来甘蔗,目前只能维持5500吨的压榨水平,这就意味着公司的产能规模、经济效益无法完全实现。

    据悉,这一情况始于2014/2015榨季。据吴龙坤介绍,2013年,罗城县原料蔗总量为89万吨,2014年一度跌到62.5万吨,2015年、2016年再度跌至46.2万吨,直到2017年、2018年,原料蔗总量才恢复到55万吨。

    “这两年,因为集团加大了对当地老百姓的种植补贴,一些老百姓在看到这些补助能够弥补自家农资投入后才愿意继续种。”据吴龙坤介绍,2016年以来,公司先后依次投入1500万元、1200万元、800万元,合计3500万元的补贴给当地蔗农。

    “3500万元的补贴款投入才换来不到10万吨原料蔗增量,太可怕了!”吴龙坤感慨道。

    实际上,近年来,糖企的亏损状态也加速了行业洗牌。“以前,广西地区糖厂70%-80%都是民营企业。2014年、2015年之后,糖厂几乎没有盈利,这期间一大批企业逐渐被国有企业控股。”吴龙坤表示。

    “自2017/2018榨季以来,受国际食糖价格低迷、国内市场信心不足等因素综合影响,国内食糖价格持续下行,目前已低于多数制糖企业成本线。受此影响,制糖企业经营困难,我国制糖行业在2015/2016、2016/2017两个榨季盈利后,于2017/2018榨季再度亏损。”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糖料全产业链农业信息分析预警团队首席分析师马凯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中国糖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7/2018榨季我国制糖行业亏损达19.2亿元。

    “如果低迷价格长期持续,制糖企业将持续亏损,势必将影响糖厂对糖料种植这一‘第一车间’的投入力度,糖料收购价将面临下调压力,糖料款的兑付也将面临困难,进而对糖农的收益也将造成损害。”马凯表示。

    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

    广西是我国重要的产糖制糖业地区,全自治区有2000多万蔗农,49个贫困县中有30多个县的贫困户是以种植甘蔗为主要收入来源。因此,白糖价格及供给稳定对糖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甘蔗主产区当地政府、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也都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探索稳定蔗农收入的新途径,以期尽量减少蔗农靠天吃饭所处的困境。

    11月6日,罗城县白糖“保险+期货”试点签约落地,也成为郑商所首个“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项目,为当地约8000户蔗农带去了收入保障。据了解,此次“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由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以及南华期货、永安期货、新湖期货合作实施。

    “多方合作、共同开展白糖‘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的项目是积极响应和落实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具体措施,是助推罗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保障。‘保险+期货’试点落地对罗城县甘蔗种植业一定会产生积极促进作用,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政府的负担,为蔗农稳收、增收提供保障。”罗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吴国军表示。

    作为此次项目的重要链接“枢纽”,中国人保财险农村保险事业部李树新表示,此次项目通过“保险+期货+政府+贫困户”的跨界合作,以精准扶贫为坐标,融合推进对郑商所重点支持的罗城县13万亩甘蔗价格风险进行全保证,为实现更有深度和广度的保障者升级按下了快进键,实现了金融扶贫的一次新突破。

    期货公司则承担的是再保险的角色。“对期货公司自身来说,‘保险+期货’项目的推出,扩大了风险管理公司场外期权业务市场规模,也使公司场外业务产品类型和客户类型更加丰富,增加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受众范围和地理范围。”浙江南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产品设计总监李章益表示。

    在上海新湖瑞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总监廖翔云看来,此次参与试点项目的三家期货公司均是国内“保险+期货”业务较有经验与实力的公司,强强联合将是以后“保险+期货”业务运作的常态。

    对于“保险+期货”业务发展前景,浙江永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场外衍生品部总监蒋寒立建议,经过几年项目经验积累,“保险+期货”应从最初的简单、粗放型向更精细、更精准模式转变。“首先,不同农产品之间具有不同特性,种植季节性、价格波动周期性都应被考虑在内,尽可能使项目周期符合真实的农业需求。其次,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关系也应梳理清楚,尽可能避免期现价差和地区价差给项目带来的不利效果。这方面交易所和期货公司应发挥更大作用,保险公司与期货公司在产品设计方面也需进一步加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公司荣誉 | 下载中心 | 互动专区 | 投诉建议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部分图片和资讯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西新柳邕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5-2025,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桂ICP备15007938号